“一带一路”带动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保护

时间:2016-05-16 星期一 作者:佚名

8

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召开,近2800名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商界精英、专家学者、媒体记者齐聚博鳌,就宏观经济、区域合作、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治安全、社会民生等区域热门话题进行探讨。观数天来的议程,最受关注的话题就是“一带一路”。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就已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要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确保“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要加强沟通磋商,充分发挥多边双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和平台的作用,扩大利益契合点,谋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日前则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其内涵之一就是打造现代版的互联互通。“不断丰富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内容,具体体现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拓展产业投资合作、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加强生态环境合作,以及积极推进海上合作等八个方面。”

博鳌论坛期间,多国媒体领袖共同签署了《丝路倡议》。签署仪式上,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说,媒体是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不仅给沿线国家带来越来越多的合作机遇,也为媒体打造了越来越广阔的舞台。希望广大媒体发挥自身优势,为“一带一路”战略注入更多正能量。蒋建国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希望广大媒体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介绍者。二,希望广大媒体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阐释者。第三,希望广大媒体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

今年还是国家“丝绸之路旅游年”。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说,旅游业作为开放性、综合性产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具有先联先通的独特优势,应当主动作为,先动先行,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旅游先通”。

可以说,在“新丝路”建设过程中,各行业、各领域、各省区市乃至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与“一带一路”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开局之年,文化已经先行了。

当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密集发布,互联网思维席卷各个传统行业,“一路一带”将中国带回全球文化与经贸交流主阵地,引领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毫无疑问,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民族复兴的推动力。

同时,与“一带一路”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启动。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品牌联盟开展的“非遗推广专项行动”,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点国家和国内省区市为节点,以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为第一站,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途径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跨越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土耳其、意大利等多国,开展一系列针对不同主体的公益推广和非遗调查行动。

作为老牌文化创意产业领军国家,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吴百纳表示,英国对丝路基金很感兴趣,并对中国提出的对外交往的战略构想十分感兴趣。英国政府和英国公司都非常强烈地希望参与到这个进程中来。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提交了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确认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决定加入亚投行的七国集团发达国家。与此同时,英国格林尼治传媒集团负责人表示,希望在“中英文化交流年”框架下与中国机构开展文化交流与艺术合作,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民间民俗艺术等非遗项目将是合作的理想切入点。

丝绸之路国际媒资中心副主任、五洲传播网络中心运营副总监徐蕴峰表示,在“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保护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左手传统、右手创新,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增强大有裨益。